生理性腹泻需要停母乳吗?
什么是生理(母乳)性腹泻?
生理性腹泻,老百姓也有叫“母乳性腹泻”(不是科学叫法)。
有的宝宝自出生到6个月,一直不“聚肚”,每天大便多次甚至十多次,家长很着急,有的医生诊断为“母乳性腹泻”,建议停母乳。
其实大可不必,你会发现,其实母乳性腹泻根本不影响宝宝生长发育,体重,精神状态都不错,属于“生理性腹泻”。母乳中含可溶膳食纤维--低聚糖,致有些婴儿的大便偏稀,因此是正常现象。另母乳喂养引起的腹泻,可能是母乳中的前列腺素含量较高,该物质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也可能是小儿对乳糖不耐受,体内缺乏乳糖酶。
婴儿机体会逐渐适应母乳中的前列腺素,乳糖酶亦会逐渐发育成熟,酶活性增加,就能分解、消化和吸收乳糖,并随着增加辅食逐渐好转。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有选择的能力,如果母乳的营养超过宝宝需要,多余的营养就随腹泻而出。对于这样的腹泻宝宝,你不用担心会营养不良,相反,这样的宝宝尽管从大便中排出一些营养成分,已经吸收的营养成分可能还是比一般孩子多。
生理(母乳)性腹泻需要停母乳吗?
根本不需要!也无需其他治疗。继续母乳喂养,一般6个月添加辅食后就会转为正常。
母乳喂养可防腹泻,母乳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和消化能力。母乳中含有多种小儿所需的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儿童的消化和吸收,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比牛乳及母乳代用品优越得多。
生理(母乳)性腹泻如何护理?
主要注意红屁屁的预护,通常建议洗完屁屁,干燥后涂点亚麻油(优先)或其他植物油。
中医如何看待生理(母乳)性腹泻?
中医认为宝宝的体质特点是“三不足两有余”,脾常不足,但这个不足是生理性的,是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小儿推拿手法到位的妈妈,就会有很大体会,有的很容易就“聚肚”了。手法以健脾为主:补脾土,捏脊,摩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