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止一百科
止一百科

乳糖不耐受

  • 2013-04-02 10:51:43
  • 来源:本站原创
  • 阅读次数:
  • 乳糖不耐受

    什么是宝宝乳糖不耐受?

    宝宝乳糖不耐受是指宝宝体内无法产生足够的消化乳糖所需的乳糖酶。未经消化的乳糖停留在肠道里,形成高渗物质,引起渗透性腹泻。乳糖是存在于牛奶和其他奶制品中的主要糖类。

    乳糖酶缺乏包括,原发性乳糖缺乏和继发性乳糖缺乏。

    原发性乳糖缺乏,有先天性的,也有生理性的。但先天性的现象非常罕见,父母双方的乳糖不耐受基因都得传递给孩子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理性的乳糖缺乏:

    • 有的早产儿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产生足够的乳糖酶,因为宝宝的乳糖酶水平一般在孕晚期的最后阶段才会升高,这属于发育性的;
    • 一般来说,婴儿在哺乳期的乳糖酶充足,3~5岁逐渐下降,部分儿童可引起乳糖酶缺乏,有的成年人也会乳糖酶缺乏,东方人发病率较高,这是属于迟发性的。

    继发性乳糖缺乏可能由于:

    • 严重的腹泻,如急性肠炎,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等
    •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
    • 有些药物
    • 患有长期肠胃不适病症(例如脂泻病或节段性肠炎)

    一般急性肠炎在急性期大约有60~70%有乳糖酶缺乏,痊愈后大约 2~3周乳糖酶功能才逐步恢复。

    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如果宝宝乳糖不耐受,可能会在喝母乳或吃其他乳制品(例如配方奶,开始吃辅食后吃的奶酪或酸奶)之后30分钟至两小时之间出现腹泻、粪便含有泡沫,具有酸臭味,腹部痉挛、腹胀或放屁等现象。乳糖不耐受,应有生长发育缓慢;严重者可以引起脱水酸中毒。

    有的乳糖不耐受的人能吃少量乳制品,有的则特别敏感,哪怕吃一丁点儿乳糖的食物就会不舒服。 

    宝宝乳糖不耐受需要停母乳吗?

    不需要!将母乳停掉,换成无乳糖配方不是明智的选择。

    引用北京和睦家儿科医生崔玉涛建议:

    孩子仍在接受母乳喂养,应添加外源性乳糖酶;配方奶粉喂养的宝宝,应将配方粉换成无乳糖配方。

    如果母乳喂养婴儿出现腹泻,可以继续保持母乳喂养+益生菌制剂(不含牛奶、不含乳糖)。如果3天后腹泻仍严重,说明婴儿对母乳中的乳糖出现不耐受现象。建议此时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外源性乳糖酶。宝宝可以在喂奶之前或之后吃几滴乳糖酵素。

    宝宝乳糖不耐受与牛奶过敏如何区别?

    牛奶过敏或乳糖不耐受都可能吃完乳制品后就腹痛或腹泻,如何区别呢?

    其实牛奶过敏是身体免疫系统的反应,而乳糖不耐受则是消化系统的问题。

    对牛奶蛋白过敏,常伴有干燥瘙痒的皮疹或面部、嘴唇、口腔肿胀发痒,或者出现荨麻疹、流泪、流鼻涕等症状。

    中医对宝宝乳糖不耐受的研究

    不少宝宝被诊断乳糖不耐,当换上无乳糖配方腹泻就止,恢复母乳又腹泻不止,用中医小儿推拿的方法,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手法根据具体症状,辨证取穴。

    中医辨证分型: 主症分湿热证、 脾虚证, 兼症为食滞。

    湿热证: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食欲不振,或伴泛恶,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烦哭口渴,小便短黄,舌苔黄腻,指纹紫滞。

    脾虚证:大便稀薄,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或肌肉松软,神疲倦怠,舌淡苔白,指纹淡隐,日久不愈。

    食滞证: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粪便酸臭,或如败卵,嗳气酸馊,或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

    另有穴位敷贴的研究表明,通过一些外用药刺激天枢、神阙、脾俞、中脘等健脾和胃的穴位发挥运脾化湿功效治疗腹泻,也有很好的疗效。

    相关产品推荐

  • 止一堂小儿推拿
  • 止一堂产后恢复

  • 相关知识阅读

  • 多多备奶合理吗?
  • 止一堂母乳喂养观
  • 宝宝能不能睡电热毯?
  • 共 条评论
    相关评论